查询时请注意选择相应的产品编号
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教案 | |||
---|---|---|---|
      
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长期生活在高氟环境中,主要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等摄入过量的氟而导致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牙齿和骨骼的改变,牙齿损伤的表现称氟斑牙,主要表现为儿童牙齿出现斑釉、着色或缺损改变。骨骼损伤为主表现称氟骨症,主要表现为成人出现腰腿及全身关节麻木、疼痛、功能障碍等。严重者表现弯腰驼背,甚至瘫痪。
二、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史
本病历史已经很悠久,在人类远古祖先生活时代可能已存在。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时,已发现在由猿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许家窑人化石上的慢性氟中毒遗迹。该文献记载,在左中门齿冠唇面和犬齿的齿冠基部有明显的黄色小凹坑,认为“这是氟性斑釉齿病症的遗迹”。许家窑遗址地质时代距今在10万年以上,这大概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地氟病遗迹。此外,山西襄汾县曾出土10万年前“丁村人”的氟斑牙化石。我国三国时代魏国的嵇康在其所著《养生论》中提及“齿居晋而黄”,这可能是涉及氟斑牙与水土关系的最早文字记载。如今的山西省仍是我国地氟病的历史重病区。在国外曾对阿拉伯湾巴林岛公元前250-公元250年间的尸骨与牙进行古生物病理学研究,发现一些标本有氟斑牙和氟骨症的现象。
三、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分布
地氟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很广,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在我国,利用现代医学技术开展地氟病流行病学调查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但调查报告为数极少。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调查,基本查清了地氟病在我国的分布。本病在我国分布面非常广泛,除上海和海南省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区。甘肃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在除嘉峪关外的13个市(州)的57个县(市、区),平凉市崆峒区、庄浪县、静宁县三县(区)为地氟病病区,其他各县(区)目前还未发现有本病流行。
四、地方性氟中毒是怎样发生的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和毛发中。氟对机体的影响随着摄入量而改变。当氟缺乏时,动物和儿童龋齿发病率升高,摄入适量的氟可预防龋齿,有益于儿童生长发育,可预防老年人骨质变脆。氟过量时可影响细胞酶系统的功能,破坏钙磷代谢平衡,抑制酶活性。当大量的氟进入体内后,钙与氟化合成氟化钙,沉积于骨组织中,引起血中钙离子浓度下降,临床上出现骨质脱钙的变化。骨质脱钙首先累及脊椎,脊椎支持不住身体重量时,逐渐发生骨骼变形。当椎间孔下部神经根受压挤时,即出现神经根症状(神经根痛、肢端感觉异常、肌肉萎缩)甚至出现瘫痪。氟化钙大部分沉积于骨组织中,使骨组织硬化并密度增加。少量沉积于软组织内,使骨膜、韧带及肌腱钙化。
氟对牙齿的作用机制,适量的氟可取代羟磷灰石中的羟根形成氟磷灰石,氟磷灰石是牙齿的基本成分,使牙质光滑坚硬、耐酸、耐磨。但当进入体内的氟过多时,大量的氟沉积于组织中,以致牙釉质不能形成正常的梭晶结构,而形成不规则的球状结构,渐使牙釉质发生色素沉着,牙的硬度减弱,牙质遭受破坏。
五、地方性氟中毒有那几种类型
根据氟的来源和摄氟途径不同将地方性氟中毒分为三大类:饮水型氟中毒、燃煤污染型氟中毒、饮茶型氟中毒。
甘肃省是全国地方性氟中毒较重病区之一,以饮水型氟中毒为主,另外还有饮茶型氟中毒。饮水型氟中毒是病区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多的一型。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主要有:
(一)河西走廊浅层潜水高氟区:远离祁连山,分布于北山南麓冲积扇地区和绿洲边缘盐渍碱化低地地区。
(二)陇中黄土高原高氟区:乌鞘岭以东、陇南山地以北的大片地区。系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病区分布于沟谷下游和山间盆地。
(三)温、“冷”泉高氟区:温泉高氟区分布在武山、通渭县一带。基岩为次火山岩,地下水丰富,水在岩石裂隙中穿流使水温和氟含量升高。“冷”泉高氟区局限性分布于武都、文县的陇南山区丘陵地带。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主要在阿克塞、肃南、肃北、甘南等有饮砖茶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饮用含氟量较高的砖茶引起慢性中毒。
平凉市氟中毒类型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
六、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如何判定
在一个固定地区,饮水含氟量在0.5mg/L以下,龋齿发病率增高;0.5~1.0mg/L是龋齿和氟斑牙发病率最低的范围,无氟骨症发生;在 1.0mg/L以上时,随水氟的增高,氟斑牙发病率上升;当大于4mg/L时,氟骨症逐渐增多。饮水中含氟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0.5~1.0mg/L)或因食物中含氟过高,造成人群发病时,即可定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
七、地方性氟中毒人群表现特点
(一)氟斑牙
由于乳牙和恒牙以及牙齿造釉细胞发育时期不同,故氟斑牙发病有明显的时间(年龄)特征。乳牙的钙化始于胚胎,出生后11个月内已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出生11个月以内在高氟环境发育、出生的婴幼儿可发生乳牙氟斑牙,但较恒牙氟斑牙轻得多,这与婴幼儿的氟摄入量主要来自于母乳,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的氟量少有关。
恒牙氟斑牙发生在7~8周岁以前一直生活在高氟环境的儿童,因体内摄入过多的氟导致牙齿造釉细胞损伤而出现的牙齿钙化障碍、牙釉质或牙本质损伤。恒牙氟斑牙一旦形成,终生不能消退。当恒牙萌出后迁入病区或接触高氟环境的儿童不再发生氟斑牙。氟斑牙无性别差异,亦无种族差异。
(二)氟骨症
主要发生在成年人,16岁以后特别是30岁以后明显增加,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因生活在高氟区的人群随年龄增加,接触高氟环境时间越长,机体内蓄积的氟量增加,故危害重。非病区迁入病区的人群,更易患氟骨症,潜伏期短,3~5年即可发病,可能与机体适应能力和敏感性有关。
氟骨症一般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少地区有女多于男的现象,特别是重症氟骨症患者多为女性,且以骨质疏松软化型为主,这可能与妇女生育有关。在相同暴露条件下,氟骨症也无种族差异。
八、地方性氟中毒临床表现
地方性氟中毒可出现中枢神经、肌肉、胃肠道等一系列症状,以及骨骼、牙齿的变化。但主要表现是牙齿和骨骼的损害,此外还是心血管疾病、癌症的诱因之一。
(一)氟斑牙
居住于高氟区(水氟高于1.0mg/L,或食物中氟高)排除其他原因,牙齿发生斑釉改变,即可定为氟斑牙,它是慢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临床上把氟斑牙分为三型:①白垩型:牙齿表面失去光泽,粗糙似粉笔,触之有细沙感,可呈点状或线状,或为不规则小片,重者可波及牙的整个表面,非白垩区呈淡白浅黄色。②着色型:表面出现微黄色,逐年加重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③缺损型:牙釉质损害脱落,呈点状或片状凹陷,或出现广泛的黑褐色斑块,有浅窝或斑样缺损。
氟斑牙的损害程度可分三度。轻度:仔细辨认用金属探针始能查出。中度:用肉眼即能查出。重度:对面讲话即能发现。氟斑牙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家族性、多发性(多个牙发病)和对称性的特点。确诊时应与牙积、牙垢、吸烟着色及长期服用四环素所造成的斑牙相鉴别。
(二)氟骨症
生活于高氟区,患有氟斑牙,具有痛、麻、抽、紧以及硬、弯、残、瘫等临床表现者,或生活于病区,无氟斑牙,但X线片有氟骨症变化者,即诊断为氟骨症。骨骼是氟中毒损害的主要器官,骨氟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由于骨骼的脱钙和肌腱、韧带的钙化,可以引起肢体变形、颈项强直、脊柱前弯受限制,呈现驼背畸形。甚至四肢大关节屈曲固定,肌肉挛缩,失去随意运动的能力。病人自觉症状主要是四肢、脊柱酸痛,尤以膝、肘、腰为多见。发病初期即有关节酸痛,痛呈持续性,受季节性影响小,无炎症表现。发病过程先是下肢关节痛,然后到腰和上肢。四肢和小关节很少有自发性疼痛,严重病例由于关节强直变形而形成“三不见”,即“出门不见天,回家不见门,说话不见人”。
此外慢性氟中毒病人,可有头痛、眩晕、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泄以及记忆力减退,易困和反应迟钝等表现,也有的报告中指出,氟中毒可引起皮疹及神经系统损害。
九、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预防的根本措施是降低水氟含量,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一)改换水源。在有条件的地区采用引水、打深井等措施,使病区群众改用低氟水源。
(二)在干旱地区,找不到可利用的低氟水源或无条件引水、打深井的地区,可利用物理、化学方法除去水中过量的氟,使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常用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法、骨炭过滤法等。
饮茶型氟中毒病区要大力宣传高氟茶的危害,使病区广大群众认识到高氟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严重性,自觉改变不良的饮茶习惯,少饮或不饮含氟量高的茶,增强自我防病能力。
十、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原则
地方性氟中毒治疗方面,由于发病机理不太清楚,故目前尚未研究出根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对症或缓解某些症状,减轻病人痛苦。
(一)切断氟源,减少机体摄氟量。根据病区类型和特点,采取不同措施,把环境介质中的氟含量降到或控制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减少机体摄氟量。如饮水型病区改换饮用低氟水源;燃煤污染型病区改炉改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饮茶型病区改饮低氟茶等。
(二)减少机体对氟的吸收。利用某些元素与氟的亲和力与氟离子结合,形成新的难溶性盐,不能被机体吸收利用。如铝、硼、钙等元素。
(三)促进体内氟的排泄。体内氟主要从肾脏排泄,某些药物和元素能促进氟从机体排出。如甘草和维生素C,两者对增强体内新陈代谢,加强利尿解毒有一定作用。
(四)改善生活条件。生活条件和营养状况对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与发展有直接影响,改善生活条件,增强机体抵抗力,补充必要的营养,有利于减轻发病和提高疗效。
(五)对症治疗。地方性氟中毒患者常出现疼痛、麻木、抽搐、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一系列症状,针对这些症状,给以镇静、镇痛、助消化等药物,解除患者痛苦。
|
上一篇:目前国家关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研究现状 | 下一篇:中国饮水型氟中毒的受威胁人口约14万 |
---|
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 xy/left.htm